房天下>西安二手房>西安教育房>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区重点|公立 别名:高新第二学校]

  • 学校地址:西安市高新六路58号
  • 学校特色:双语
  • 学校电话:029-88455553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尊敬的业主:
高新区各学校,幼儿园2017年秋季招生报名工作已经开始,请您根据子女需求,积极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做好子女入学报名和统计工作。
一、招生学校及年级
(一)公办学校
高新第二学校: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

(二)民办学校
高新第一小学:一年级
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初中一年级

二、招生范围
(一)民办学校
在2017年2月28日以前购买、入住,并且已将户口转入高新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二)公办学校
1、高新区规划范围内,户籍在高新路、唐延路派出所,2017年2月28日前购买且依法入住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不含农村预留国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和单位自建小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2、丈八东路以南、西部大道以北,西万路以西,西三环以东区域,2017年2月28日前购买且依法入住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不含农村预留国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和单位自建小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3、本人在高新区长期工作且所在单位工商税务关系在高新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相关要求,符合居住地就近入学原则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具体招生要求和安排,详见www.xdz.com.cn上相关公告)
以上报名入读小学一年级业主子女应为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
三、时间安排
请2017年秋季有子女入学需求的业主,务必于4月10日前到本住宅区物业管理部门填写《2017年秋季高新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证件,以备学校审核。过期不候,责任自负。
四、所需证件
(一)公办学校:(1)户口本;(2)出生证,预防接种证(小学一年级新生);(3)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4)一寸免冠近照三张。
(二)民办学校:(1)户口本;(2)出生证,预防接种证(小学一年级新生);(3)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4)一寸免冠近照三张。
五、注意事项
(一)2017年秋季高新区入学报名工作,只接受以住宅区物业为单位的集体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请各业主积极予以配合。
(二)请各业主按时前往本住宅区物业管理部门,进行入学登记和提交相关证件,逾期不予办理,责任自负。
(三)各业主要保证提交证件的真实性,对弄虚作假的个人,一经发现,各学校、幼儿园停止对其整个小区的招生。

尊敬的业主:
高新区各学校,幼儿园2017年秋季招生报名工作已经开始,请您根据子女需求,积极配合物业管理部门做好子女入学报名和统计工作。
一、招生学校及年级
(一)公办学校
高新第二学校: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

(二)民办学校
高新第一小学:一年级
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初中一年级

二、招生范围
(一)民办学校
在2017年2月28日以前购买、入住,并且已将户口转入高新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二)公办学校
1、高新区规划范围内,户籍在高新路、唐延路派出所,2017年2月28日前购买且依法入住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不含农村预留国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和单位自建小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2、丈八东路以南、西部大道以北,西万路以西,西三环以东区域,2017年2月28日前购买且依法入住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不含农村预留国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和单位自建小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3、本人在高新区长期工作且所在单位工商税务关系在高新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

[显示全部]
学校介绍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是由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投资创办的第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位于西安市高新六路58号,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9000m2。学校按照教育部一级一类标准配备了一部十八室,总投资3000多万元。校长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中学高级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学能手、陕西省基础教育评价与考试研究委员会学科成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选题评审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中语会优秀实验教师高杨杰同志担任。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8个,在校学生1763人,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员工110人,其中,专职教师96人,行政及教辅类14人。

招生范围

丈八北路以东,博文路、太白南路以西,科技路以南,丈八东路以北丈八街办范围内高新区开发建设的商住小区。

入学条件

高新区规划范围内,户籍在高新路、唐延路派出所, 购买且依法入住的商品房住宅小区(不包含农村预留国有土地上开发的项目)和单位自建小区的适龄业主子女

学校特色描述

建校以来,学校积极践行“三育并举 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倡导“国学经典进课堂”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力争使每个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学校先后与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学校建立交流关系,为学生开阔视野搭建平台,力争使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免责声明: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购买房屋时,请谨慎核查。